魚類孢子蟲病防治方案
孢子蟲,我國淡水魚類寄生的孢子蟲包括球蟲目、粘孢子目、微孢子目和單孢子目的原蟲,如:尾孢蟲、單極蟲、碘泡蟲等等。
>>>點擊免費為您診斷疾病<<<
粘孢子蟲能廣泛感染淡水和咸淡水養殖魚類以及魚苗和魚種。發病率近年也不斷升高,孢子蟲的發病時間沒有明顯的季節性,一年四季均可發生,以每年的4-10月多發。在實際生產中
,以鯉魚,鯽魚最為易感,對鯉魚和鯽魚的養殖危害最大,其他魚類(如叉尾鮰,黃顙魚等也時有發生)。孢子蟲主要寄生于魚的鰓、鱗、鰭、頭部,喉、腸道、肌肉等部位。根據寄生部位與癥狀區分,常見的有咽喉碘泡蟲、圓形碘孢蟲、鰓上碘泡蟲、膚孢蟲,腸道球孢蟲等。
>>>點擊免費為您診斷疾病<<<
魚體表、鰓部、喉部、腸道、內臟、肌肉、甚至顱腦內有大量白色孢囊,像豆腐腦一樣。此寄生蟲容易造成
魚體瘦弱。魚由于蟲體的寄生,還會出現各種不適的情況,表現行為異常,寄生在各不同部位的,還會出現各部位的相關癥狀。
近幾年在鯽魚上面,常發生鯽魚孢子蟲寄生在喉部的情況,非常難治,因此養殖戶又將該病叫做
“鯽魚喉癌”又叫“鰓囊腫”這是近幾年危害江蘇沿海地區鯽魚養殖非常嚴重的一種孢子蟲病。該病癥狀主要為:
感染初期鰓上有白色的孢囊,咽喉無任何癥狀;
感染中期,寄生鰓部的伴有粘液增多,鰓絲腐爛腫脹,病魚常伴有在下風處非缺氧性集群浮頭現象,出現少量死亡,
感染后期,咽喉部腫脹或潰爛,有大量孢子蟲孢囊,造成魚無法攝食,死亡量急劇增加,并且死亡的魚比較消瘦。
另外在
白鰱感染“鰱碘泡蟲病”時的癥狀魚其他孢子蟲感染有所不同,主要表現為:病
魚極度瘦弱,頭大尾小,尾部上翹,體重僅為健康魚的1/2 左右;常在水中離群獨自急游打轉,常跳出水面,復又鉆入水中,如此反復多次而死,死亡時頭常鉆入泥中;有的側向一邊游泳打轉,失去平衡和攝食能力而死,故叫病狂病。病魚的肝臟、脾臟萎縮,腹腔積水,剖開顱腔可見白色包囊。
>>>點擊免費為您診斷疾病<<<
孢子蟲感染魚體后,有些種類的孢子蟲,如鯽魚的喉孢子蟲,會直接導致大量死魚;有些種類的孢子蟲雖然不會引起嚴重死亡,但卻會嚴重影響我們養殖品種的生長速度,導致魚光吃不長,并且如果寄生在魚的體表,還會嚴重影響魚的商品價值,根本無法出售,給我們養殖造成巨大的損失。并且孢子蟲因為有孢囊的保護(與小瓜蟲的原理相似),一般藥物很難滲透進去,所以很難將其殺滅,所以特別難治,往往讓我們養殖戶特別頭疼。但根據我們大量指導實踐表明,提高我們的方案處理孢子蟲感染時,在80%以上,基本可以說是目前處理孢子蟲效果最好的方案之一。
>>>在線咨詢水產技術老師獲取治療方案<<<
孢子蟲病發生后,因為孢子蟲有孢囊的保護,往往很難殺滅,所以在處理時;
內服:
第一步:必須使用能滲透到孢囊內殺滅孢子蟲的特殊藥物“
球痢康”+ 青蒿配合保肝護膽的藥物“肝膽立康”進行內服5-7天,殺滅體孢子蟲;
第二步:如有中度以上的繼發感染,在蟲體死亡后還必須內服
止血康 + 三病靈 + 肝膽立康 + 水產專用維C等藥品進行抗菌處理,恢復孢子蟲造成的外傷感染;
外用:
在內服的同時,我們還需要使用“球痢康”全池外潑,來抑殺水體孢子蟲幼體,在蟲體死亡后注意使用“
旺碘、菌毒雙殺、暴血停等消毒藥物,對魚體的傷口消毒處理。
如此經過這兩步操作后,我們便可全方位消除孢子蟲的魚體的危害,恢復魚體健康,在80%以上。
1、外用藥必須在晴天上午使用,使用后及時開啟增氧機;
2、內服藥物拌料時,要拌均勻。
上一篇:興旺河蟹抖抖病預防及治療方案
下一篇:池塘氨氮、亞硝酸鹽超標怎么解決?